新闻资讯
400-8325-007
新能源产业稳中有进后劲足
发布时间:2020-01-03 15:43:18
作者:admin
点击次数::
2019年,我国新能源行业进入产业政策调整期,转型升级加快推进,能源结构持续优化:核电重新启动迎来复苏,风电、光伏等领域逐步走向成熟,光热、储能发展更加理性,“氢能热”骤然兴起。整体而言,新能源行业依然保持平稳发展、稳中有进的态势。
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。2018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9亿千瓦,核电占2.5%,发电量占比达3.7%。根据国际主要能源机构预测,到2035年国际发电量平均增速为2.2%-2.3%。我国发电量增速较高,如按3%来预测,到2035年可能达到28亿-30亿千瓦总装机容量。
虽然市场巨大,但安全始终是高悬于核电发展之上的关键前提和绝对底线。业内人士认为,不论技术如何发展,核安全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挑战。多年的核安全监管历程和国际实践经验告诉我们,核安全与核能发展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。
为此,今年9月3日,我国政府首次发布《中国核安全白皮书》,全面分享了中国核安全监管理念和实践,有效回应了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关切,展示出我国倡导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。与此同时,《核安全法》的颁布为实现核能利用的持久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。目前,核安全法规标准顶层设计日趋完善,修订工作大幅加快。
由于今年光伏政策讨论时间较长,项目建设时间不足、前期和准备工作不够、资金落实等造成进程较申报预期时间延迟等原因,今年光伏最大的变化是,一改往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长态势,呈现同比下降趋势。今年1-10月,光伏累计装机规模1.92亿千瓦,新增装机规模1761万千瓦,同比减少51%。
2019年可以说是光伏行业的平价元年。在光伏发电走向平价时代时,光伏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也在发生转变,正在加速从政策驱动型转变为市场驱动型。即使平价上网时代全面到来,光伏的市场规模也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,还会处于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。2019年,由于各种原因的,国内全年装机量不及预期。这种现象是合理的。
对于2020年,光伏产业既有期盼,也有焦虑。尽管光伏市场较往年确实有所下降,但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,业内预测,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出现恢复式增长,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约40吉瓦。在即将到来的陆上风电平价节点和海上风电竞价节点上,今年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装机规模稳步扩大,分散式风电与海上风电开发有效拓宽风电的利用空间,弃风状况继续好转。
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,当前,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进入到迈向平价上网的关键过渡期。“业界应当继续稳扎稳打,围绕提质增效,做好技术与管理创新,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
2019年,尚处于培育期的光热产业表现不俗,其中以2018年年底并网发电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尤为亮眼,该电站自2019年10月1日正式进入发电量考核期,11月月度发电量达成率已接近100%,充分验证了自主研发的光热发电技术的先进性和国产设备的可靠性。
但也应该看到,与光热发电技术成熟、商业化运营多年的美国、欧洲相比,我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,正处于技术引进―消化―吸收―创新阶段。同时,由于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刚刚起步,远没有达到经济规模,致使光热发电的边际成本较高;光热发电项目都集中在西部地区,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较低,光热发电对电价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。
光热发电是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送的比重,促进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,国际市场的拓展,光热发电工程投资将会得到显著的下降,发电成本也会随之有大幅下降。业内期待,国家对后续政策做出调整,并提出支持光热长远、稳定、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。
相关标签:
- 评论:向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要发展 20-07-22
-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解析 20-01-16
- 人工智能继续升温 国家力量站上前 20-01-16
- 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 20-01-10
- 我国机器人产业走出颓势企稳回升 20-01-09
- 科技重塑竞争格局:全球资产管理 20-01-08
- 2020年手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:是否 20-01-07
- 2020年工业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及发 20-01-06
- 新能源产业稳中有进后劲足 20-01-03
- 热水器行业增长承压 如何破局? 20-01-02
- 通信行业2020年展望 20-01-02
- 如何提高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社交技 19-12-31